第12章 选址
六百平米塑料薄膜听着多,卷吧卷吧也就一百多斤,扔到马车上占不了太大地方。
装好塑料薄膜,李哲没再停留,跟宋科长打声招呼,坐上马车离开塑料厂。
宋科长站在商店门口,挥手送别。
陈娟攥紧手里的发票本,明明是卖三千块钱的货,两千四就拉走了,这一里一外差了六百,至于十万平米的塑料薄膜还是没影的事,是不是被骗了?
也谈不上骗,厂子总归是不赔钱,只能说赚的少,更像是被忽悠了。
她瞅了一眼宋科长,犹豫道,“科长,我咋感觉有些不对劲,这人是不是不靠谱?”
宋科长知道她想说啥,但直觉告诉他……没错,“别瞎琢磨了,忙你的去。”
陈娟撇撇嘴,转身回了商店。
……
赵铁柱驾着马车跑得飞快,似乎生怕有人在后面追。
直到塑料厂消失在视线中,赵铁柱才松了一口气,“哥,我跟不少人来塑料厂拉货,没一个能讲价的。这里的销售员牛得很,说多少是多少。
你随口忽悠几句,就便宜了六百块钱,绝对是头一份。嘿,这得吃多少张香河肉饼。”
“不多不少,一千张香河肉饼。”李哲收敛笑容,正色道,“我可没忽悠他们,说的都是实话。
今年的冬暖大棚试种成功,我就有了本钱,明年会扩大种植规模,两百亩大棚只多不少;如果试种不成功,那就是塑料薄膜有问题。”
赵铁柱一愣,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那到底是谁占便宜了?
大营村,李家。
老李穿着破了洞的白背心在槐树荫下乘凉,眉毛紧皱,望着前方发呆。
儿子种植冬暖大棚的计划,他并不支持,看到儿子干劲十足,他也没完全反对。
黄瓜种子和旧报纸值不了几个钱,赔了也无所谓。
现在不一样了,儿子准备动真格的了,又是买建材、又是挖暖棚,几千元砸下去就没了回头路。
再想到老婆的态度,老李觉得自己被夹在中间,明明是你们两个想法不同,干嘛都为难我?
这不是欺负人嘛。
两个坏家伙!
哪天惹急老子了,我非……
老李越想越气,但面对两个最亲近的人,他又无可奈何。
外面响起一阵声音,老李扭头望去,见到二儿子和赵铁柱一人扛着一卷东西走进院子。
“老二,你搬的是啥东西?”
李哲将塑料薄膜放在地上,扯开外面的包装,“这就是我买的棚膜。”
老李走过来,仔细瞅了瞅,“这塑料膜不便宜吧,花了多少?”
“两千四。”李哲并没有隐瞒。
老李愣了。
等他回过神的时候,赵铁柱不知何时已经离开,院子里只剩下李哲一个人,“老二,这塑料膜还能退吗?”
“不能。”
老李闭上眼,感觉胸口有些疼。
良久他才回过神,径直走回了屋子,再出来已经换上了蓝涤卡褂子,戴上一顶草帽。
“爹,你这是干嘛?”看到父亲的反应,李哲有些吃不准。
老李哼了一声,没好气道,“去地里,给你小子选建大棚地址。”
李哲笑道,“爹,还是你对我好。”
“好个屁,就知道欺负俺,有本事跟你娘犯倔去。”
“这可不是欺负,我是觉得你比我娘有眼光,有见识。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少给我戴高帽。”老李没好气道,“去叫你哥,这事得告诉他一声,咱们在地里碰头。”
李卫东家不远,只是和地的方向不顺路,需要稍微绕一下。
李卫东家的房子是新建的,红砖围墙,大门也是铁的,谈不上多气派,但在村子里也算不错的。
李哲走到门口,正准备喊人,发现大门从外面锁着。
他不禁有些纳闷,大哥不在家也就罢了,嫂子和侄女去哪了?
李哲也懒的多想,趁着天没黑,赶紧去地里选定大棚位置,回头通知大哥也一样。
李哲家的地在村北,他脚步快,跟老李是前后脚到的。
老李看他就一个人,“你哥咋没来?”
“家里锁着门,没见着人。”
老李也纳闷了,“这不年不节的,也不兴串亲戚,两口子跑哪去了?”
李哲往地里踩了一脚,鞋印不深,说道,“今儿个日头不错,晒了一天,地面也半干了,明个儿是不是能收玉米了。”
“收是能收,但减产是肯定的。”老李揭开玉米皮,看着还未长熟的嫩玉米,叹道,“你就不怕村里人戳你脊梁骨,骂你败家子?”
李哲二世为人,早过了在乎别人眼光的年纪,他指着面前的一块地,“我准备在这块地建大棚,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南面没有遮挡,日照更充分,东西北三面有厚墙保温。”
老李问道,“墙体多高、多厚?”
“墙体两米高,斜坡顶部1.5米厚,底部2.5米。”
“挖多深?”
“一米三。”
老李回忆道,“上次不是说一米深吗?”
“是一米深,但先挖出三十厘米的熟土层需要回填,用于蔬菜种植;深层土壤用于建造厚墙。”
“是这么个理,熟土金贵着哩。”老李叹道,“这工程量可不小。”
“等收了玉米,我准备招二十个人干活。”
老李瞪着儿子,“真是个败家子,这得花多少钱?”
李哲早就计算好了,大棚宽7.5米,长约60米,深度1.3米,需要下挖585立方;还要垒三面两米高的夯土墙,光这些工程量就需要十天左右。
之后,大棚的搭建就不需要这么多人,除了来家里帮忙的亲朋,招五个人就差不多了。
到时来帮忙的亲朋抹不开面子要钱,肯定要在吃食上找补,光是人工和伙食的花费至少七八百,加上之前买塑料薄膜的费用,六千的贷款就用去了一大半。
“是花费不小,爹,你经验多,帮我参谋参谋,看看哪里还能省点钱。”
老李的右手捂住胸口,“臭小子,气得我心口疼。”
李哲提醒,“在左边。”
“啥?”老李没听清。
“我说心在左边。”
“滚。”看儿子还有心情逗闷子,老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多大的心呀,真不把钱当钱。
“爹,明天收庄稼,你先回家拾掇拾掇。我去我哥家一趟,看看他回来没。”
“你嫂子明个儿没事,就让她去家里烧饭,你娘那估计是指望不上。”老李叹了一声,应付完小的,回去还得跟老婆陪笑脸。
哎,男人,咋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