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战争结束,宋时安重回朔风之主

两个人的见面,见证的是还活着的十几万人。

在朔风城头上,每个人都踮着脚,想要一睹姬渊的风采。

同时,对姬渊亲自见了他们的六殿下,也感到一种油然而生的振奋。

“这姬渊是被我们六殿下打服了啊。”

“那能不服吗?这么点兵力守住了这座小城,那谁来了都不行啊!”

“没有宋大人也做不到。”

“这一仗,要是没有六殿下,没有宋大人,没有我们,这齐贼不得打到中原去啊!”

姬渊是真的退了,跟先前假意退兵迂回袭击不同。

因为齐军营寨,已燃起了熊熊大火。

罗庭和萧群的逼迫,让他们什么都没办法带走,只能仓皇撤离。

在朔风活下来的人们,哪怕并没有什么晋升空间的平民百姓,也都为打赢了这样一件力挽狂澜的大仗,无比自豪。

“万岁!”

突然的,一个声音传来。

因为开了这个头,很快的,也有其它的声音开始附和。

魏忤生还没入城,所有的将士百姓,便整齐的呼喊道:

““万岁!!!””

震耳欲聋,让大地都开始抖动。

秦廓错愕的瞪大了眼睛。

冉进也眉头皱了一下,这个敏感的行为,他也因为自己在场而害怕。

在古代,对皇帝的万岁是应该的。

打了胜仗,齐呼万岁,用以表达祝贺,以示有上天支持,这种行为也是有的。

当然,那一支军队的主将,肯定会感到惶恐,他一定不会立于人前,而是与士卒同在行伍,表明这庆祝对象并非是自己。

九族加起来有几个头啊,敢接受万岁?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的这人既不在行伍,也不是普通将领。

这是皇帝的亲儿子,六殿下!

而且,他正在回城的路上。

这一声声如海浪的万岁,把他都要吓退了。

“你是故意让殿下出城见姬渊的?”心月盯着宋时安,极其小声的询问道。

她忍不住的猜测,是不是连这一幕,都是他有意的?

“我可说了这样做危险。”宋时安发表着免责申明,“不要乱讲哦心月。”

他现在直接叫心月的名字已经很熟练了。

当然,这不重要。

心月的猜测,是对的。

他宋时安,还真是这样想的。

现在的小魏,什么都不是。

姬渊作为一国之君,天下雄主,能够亲自见这样一个小卡拉米,这样的认可,他能错过吗?

这可比什么封个王的含金量,高出不知道多少多少。

自古,王不见王。

但能见王的,也只能是王。

甚至可以说,这是姬渊对小魏的强宣称,将他的声望,间接性的拉满。

姬渊很自信,自信到哪怕让小魏上位,他也无所谓。

同时,也有点狡猾。

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在所有人的关注下,在监军的目睹中,哪怕一句话都不说,也能达成最阳谋的挑拨离间。

可阳谋就阳谋,那怎呢?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可是,魏忤生有点慌了。

他想的只是不辱虞军英名,对方皇帝的都亲自邀请了自己却不敢去,那岂不是懦夫行径?

可现在,大军要把自己放在火架上烤啊!

抬起头,他有些害怕的看向了宋时安。

城上的其余人,也将视线放在宋时安上。

现在,他们对他已经无条件的信赖了。

所以,快做点什么能够控制局势,避免误会的补救啊!

就在核心将领等人都感到不安时,宋时安突然抬起手,握成拳,跟随着百姓高呼:“万岁!”

这一下,其余人看懵了。

但,魏忤生看懂了。

哪怕还没进城,面向众将士,他拔出了剑,指向落雪的天空,铿锵有力道:“万岁!”

他亲自开口后,士兵百姓的万岁,比之前,高亢了至少一倍。

监军也在庆祝声中,记载下来:

齐师败绩,引遁朔风,六皇子拔剑阵前,率兆庶三军振臂山呼,遥献凯捷于帝都圣阙,愿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还好有你在,不然刚才真的有些危险。”

进入城后,魏忤生快步的走着,心月跟随,身旁的宋时安也和他一起,并肩快行。

想到刚才发生的事情,他现在都在后怕。

他并非怯弱胆小,而是他清楚,自己很受父皇厌恶。

倘若是晋王二哥打赢的这一仗,众将士这般齐呼,陛下甚至还会很高兴。

而自己不同,哪怕拿了天大的功劳,他依旧得谨小慎微的做人。

要以此居功自傲,甚至还心领了这一声声‘万岁’,那就真的是离死不远了。

“殿下。”宋时安很平静的开口道,“你现在,应该对大虞为什么在边境州,每个都督都一定要设一位和他同品级的刺史,完全理解了吧。”

“我先前就知道,是为了平衡。但现在才彻底领悟,到底为何。”魏忤生看向宋时安,依旧心有余悸,“武将,太可怕了。”

为什么要杀开国武将?

为什么,刘邦评价那些武将为功狗,而在之前,也有‘狡兔死,走狗烹’的说法。

文臣再有权势,他与皇权产生矛盾,也是在规则内的斡旋。

而要是跟武将有了矛盾,对方如若能带兵杀进帝都,宫里的蚯蚓都得对半开。

那为什么很少有武将造反夺取政权的例子呢?

这正说明了,开国君主都在全力提防。

武将如若有兵,就不能同时有粮。

有兵有粮,就要控制兵跟粮的数量。

倘若一个武将,有了兵权,有了粮食,甚至能够任免官员,那特么就是二级皇帝。

汉朝实际亡于废史立牧,相比起董卓李傕,刘焉才是天字第一号的国贼。

“难道,这就是姬渊所想的?”

魏忤生怎么感觉自己有一点被欺负了,中了那人的套。

“他肯定这样想过,但见他,利大于弊。”宋时安道。

“利,在何处?”魏忤生问。

“殿下,赢得了最重要的民心。”宋时安答。

突然的,魏忤生停下了脚步,看着宋时安,眼神凌然的开口:“宋时安,我要民心做什么?”

这一句话,让心月都感觉到了恶寒。

站定在原地,看着二人。

殿下的这句话,就像是在问罪。

至少他对宋时安刚才那句话,有意见了。

而宋时安,没有丝毫悔改之意,甚至没有感到不安。

也看着魏忤生的眼睛。

二人似乎就这样‘对峙’起来。

我要民心做什么?

我就要你被民心所包裹!

比擅自调兵的九族之罪,更严重的九族,不,十族之罪要来了。

在这般对视大概十几秒后,魏忤生低下了头,抓着宋时安的手,紧紧握住,而后道:“时安,这话勿要再说了。”

宋时安没有说话。

“城外尸体还需掩埋,大量的兵器铠甲也要回收,我去做战场清扫。刚才已通告全城,县衙重新为县令治所。”

魏忤生做出了笑容,认可的说道:“现在,你才是重中之重。朔风以你轴,去做吧。”

“是。”

宋时安对其点首。

“心月也跟着你吧,有事直接找我就行。”

魏忤生拍了拍他的肩膀,接着快步的离开。

而心月,看着表情依旧严肃的宋时安,问道:“生气了吗?”

宋时安被这一句话逗笑了,没再绷着脸:“我又不是小女孩,说话重一点就生气了。”

心月只是看着他。

“啊不,我没有瞧不起女孩的意思,生男生女一样好。”宋时安连忙迭甲。

“殿下跟你不一样。”心月望着他,解释道,“他不受陛下喜欢,也没有任何的支持。”

甚至可以这样说,宋时安这个唆使夺嫡的能臣,处境都要比魏忤生安全。

在未统一的时候,皇帝是渴望治世能臣的。

但是,一个他不喜欢的儿子,动了储君的心思,他只会加倍的厌恶。

“那又如何?”宋时安并不在意,“姬渊认可,我也认可,他就值得去争。”

这话让一向是没有太多忌讳的心月都感到害怕:“这种话,你不会也跟别人说吧?”

“那怎么可能,我找死吗?”宋时安可没有傻逼到这种程度,“我不就和你跟殿下说了吗?”

“跟殿下说是因为这是你的计划,那跟我说干什么?”

心月是真的害怕他的口无遮拦。

“你不要紧。”

宋时安转身,往县衙走去。

“因为我是殿下亲卫,所以你这样觉得吗?”心月问。

“那不是因为我们关系好吗。”宋时安随意道。

心月抿了抿嘴,不想说别的。

“放心,我有度的。”宋时安颇为从容的说道,“争不是赌,也不是逼。而是,做好自己。”

“你有数就行。”

话题就这样结束,二人去到了县衙。

而一到,便看到还活着的朔风豪族,齐聚于门口。见到宋时安,一个个连忙的行礼,面露笑意。

“诸位在这里等着作甚?现在县衙正常运作,去大堂里说。”

宋时安笑了笑,也相当的和气。

其余人见他这样,心里的重担,一下子就放了下来。

看来,战后了他也还是想维护民心,以稳定为主。

能够保持冷静和克制,这个县令还行啊。

在宋时安的带领下,一行人进入了大堂里。

先前因为军情为第一要务,所以这里属于是临时将军府。

但现在,宋时安正式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权力和尊敬,要回流到文官手中了。

大堂里还没打扫,有些混乱,都落了灰尘。

宋时安走到了上面的案前,坐了下去。

见到众人站在面前,便笑道:“诸位,坐着说啊。”

“啊啊,谢堂尊。”

最前面的一人笑着点了点头,而后缓缓坐在了一旁的位置上。

可刚一落坐,心月便将手搭在剑柄上,盯着他,眼神肃杀。

你还真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