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从子与嫡子
飞速中文.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见刘璋面露为难之色,霍峻再次挡在了他的身前。
“士元,你我二人虽然同样胸怀大志,可是你的天资比我强了无数倍,才华更是让我无法企及!如今卫将军既是汉室宗亲,又以复兴汉室的大业为目标,不正是你我应当效命的对象吗?”
“方才卫将军为你分析了天下诸侯,难道还不足以展现自己的诚意吗?说真的,我都无比羡慕卫将军对你的重视程度!”
“你常对我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如今卫将军正值北伐的用人之际,这种一展才华的平台是多么难得,难道你不清楚吗?”
“凤雏展翼,翱翔万里!能否扬名天下,一展心中抱负,此刻全在你的一念之间!”
“士元,这种机会或许你的一生,也只有这一次了!”
霍峻走到庞统身边,重重的在他胸口锤了一拳,想要将这种雏凤给打醒。
看着庞统沉默无言的忍受了这不轻的一拳,刘璋心中大为感动。
至少霍峻和庞统二人的友谊,绝对是货真价实的。
方才庞统怎么刺激霍峻留在益州,此刻霍峻以更加粗暴的手段来打醒庞统。
见庞统毫无反应,仍旧低着头颅努力思考,霍峻轻轻摇了摇头,随手走到了刘璋面前拱手行礼。
“卫将军,天色不早,霍峻就先行告辞了!待处理好族内事宜,不论卫将军身在何处,霍峻定然前来相投!”
在这一刻,刘璋才真切的看到大将霍峻的影子。
“仲邈,保重!”
多说无益,刘璋给了霍峻一个坚信的眼神。
霍峻刚刚转过身准备离去,就听到了庞统的喊声。
“仲邈!”
霍峻并没有转过身,他始终背对着庞统。只见他轻轻抬起了右手。
“庞士元,别让我看不起你!还有,我不想在荆州看见你!”
说罢不再犹豫,直接大步离去,缓缓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内。
霍峻此举无疑断了庞统的归路,他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没有了霍峻的保护,庞统能不能安稳回到荆州都是个问题。
庞统的心中已经无比絮乱,他知道自古忠孝两难全,可是他还没有做好尽忠舍孝的决断。
不过在庞统的心底,确实有着一股加入刘璋麾下的冲动。
刘表不做考虑,袁绍,曹操无法投效,如果此刻绝了刘璋的招揽,那么庞统再想有些作为,只能前往江东投效孙策。
按照刘璋的说辞,孙策一死,江东会立刻陷入四分五裂的情况,尤其是江东这畸形的私兵制度,到时候指不定有多乱了!
庞统此刻面临着一个非常严重的抉择,一旦拒绝了刘璋,极有可能面对一种很长时间赋闲在家,甚至终生没有任何成就的局面!
就像霍峻临别之际说的那样,机会也许一生只有这一次!
“士元。”
听到刘璋的轻呼,庞统极其迷茫的看了过去。
“卫将军。。。有何指教?”
“士元,你和霍峻不同,霍笃如果出现意外,霍家不能没有他。但是你不同,庞德公对你恩重如山不假,可是庞家还有庞德公的嫡子庞山民。”
刘璋对于庞统一切野心的依仗,都在于庞统并非庞氏嫡长子的身份。
只要庞山民还活着,就算庞德公再看重庞统也无济于事,庞家以后仍旧是庞山民的庞家。
嫡长子永远都是继承人的象征,哪怕庞山民意外身亡,都有可能轮不到庞统来执掌庞家。
庞统只是庞德公的从子,从子只是血缘上有关联的亲属。
从子不同于过继,也许相同的一个人,作为从子或者过继之后变成嫡子所带来的差距是天壤之别!
例如袁绍,原本出身低位,最终因为长相优势被过继,才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袁氏四世三公,缺少子嗣吗?
答案绝对是否定的。
如此庞大的袁氏,最终也只有袁术,袁绍脱颖而出,更不用想象远不如袁氏的荆州庞氏了。
刘备同样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为了让亲儿子刘禅继承大位,只能谋害了过继成为嫡长子的刘封。这一举动甚至得到了诸葛亮的支持。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经验,刘璋深知从子这一称呼的尴尬之处。
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的庞统才会投效到周瑜的麾下。
“庞氏并非一般世族,乃是荆州四大顶级世家之一!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庞统在不在庞家,其实并没有太过重要。因为无论是时代交替,还是荆州易主,庞氏必然有他生存的法则。”
“除了族长与嫡长子以外,任何一个庞氏族人都无法撼动这个法则。雏凤如此,凤凰依旧如此。”
刘璋句句在理,听得庞统频频颔首。不过仍没有达到让庞统真的不顾一切的地步。
“卫将军,在下自诩聪明过人,没想到今日也陷入了愚钝之中。真是有负卫将军的看重!”
方才如何愤恨的嘲讽霍峻优柔寡断,如今庞统就如何怨恨这样的自己,同时也深刻领略了方才霍峻的无奈。
刘璋并没有在意这些,庞统能够思考,说明他在心里还是希望建功立业的。
“士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再聪明绝顶,再能看透一切,却也看不透身在局中的自己!不仅是你,换做任何人都一样。所以你不必因为这点自责。”
“咱们不妨换个角度来交流一下?”
庞统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陷入了牛角尖的死循环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怎么想,都难以想出一个结果。
“还请卫将军指点!”
面对这样的庞统,刘璋顿时信心大增,他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庞统定然逃脱不了自己的手掌心!
“士元,你觉得我有机会统一天下吗?”
庞统微微一愣,完全没想到刘璋会这么了当直接的问出如此敏感的问题。
“卫将军。。。或许有机会吧。。。”
“我这是在哪?”
一觉醒来,朱寿感觉自己的脑袋要炸了。
他茫然四顾,入眼的是一间古香古色的厢房,房中陈设奢华,一看便是大户人家。
床榻前站着一个老伯,身后则跪着几个下人打扮的婢女小厮。
而那老伯看见朱寿睁开双眼,面上不禁一喜,叫道:“少爷,您醒啦!老方我都要被您吓死了!”
少爷?
听着这奇怪的称呼,朱寿登时吓了一大跳!
卧槽!
自己这是穿越了啊!
靠着床榻,他下意识揉了揉眼,帷幔的样式吸引住了他的目光,这是明朝洪武年间的风格。
朱寿看向那个老伯,自己是个富家少爷,那他肯定就是自己府中的管家了。
于是,他便下意识的问:“本……本少爷问你,今朝可是大明洪武年间?”
“是啊少爷!”
“哈哈哈,竟真的是大明!”
朱寿蹭的一下从床榻上坐起,一拍大腿,眉飞色舞的说:“胡惟庸案可发生了?北元还没覆灭呢吧?
”
“盛世之始,大明百废待兴!”
“本少爷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之机到了啊!”
此刻,他心中激动极了。
纵观史书,得国最正,莫过于明!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明,乃是史上最具气节的朝代!
好不容易来到大明,若不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岂不可惜?
正激动着,管家老方却是脸色一变,面露悲戚,转头便往门外跑,大声高呼。
“来人,快去叫大夫过来!”
“快,快去通知老爷,大事不好啦!少爷的脑疾又犯啦!”
朱寿顿时一懵,这啥情况啊?
忽然,一段零碎且陌生的记忆涌上他的心头。
当记忆融合的那一刻,他整个人都傻了。
这个跟自己同名同姓的人,乃是一个十足的败家子!
无恶不作,简直是人渣中的人渣!
这货打小就患有脑疾,便宜老爹在外经商,只有爷爷一直陪在他左右,为他请遍名医,从未放弃过治疗。
也正因如此,老爷子为了让他尽快痊愈,一旦发现这败家子表现反常,抓过来就是一顿扎针。
前些日子,这厮又病了,一直神志不清昏睡不醒,府中上下尽皆心急如焚。
而这一睡,也让自己来到了大明。
等等!
朱寿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自己初来乍到,就跟人说要建功立业,匡扶天下……
这严重不符合这败家子的性格啊!
在别人看来,这不纯纯是典型的犯病征兆吗?
那岂不是说……自己又要挨扎?
不行!
得跑,再不跑,可就出大事了!
正要脚底抹油开溜,迎面却撞上一个老头疾步进门。
老头身穿明黄常服,年纪六十出头。
虽是头须皆白,可他精神抖擞,双目矍铄,看起来如同一头下山的猛虎。
朱寿看着对方,努力回想了一下,这才有些生涩的道:“爷爷……”
这一声爷爷,瞬间叫的老头面色一变!
他痛苦的把眼睛一闭,道:“看来寿儿你真的又犯病了,打从你记事起,就从未叫过咱一声爷爷的啊!”
畜生啊!
朱寿心里不禁破口大骂,这还是人吗?
竟连自己的爷爷都不认!
正想开口解释一番,几个下人却是直直闯入房中,一个老大夫疾步走入,开口便道:“快,按住少爷,老夫立马扎针诊治!”
说罢,直接取出银针,摇头晃脑地道:“来来来,少爷莫急,扎上几针,您的脑疾也就好了!”
朱寿瞬间吓得脸都白了:“不不不!本少爷没病、没病!”
老大夫一脸的痛心疾首,道:“没错了,少爷往常犯病,也是这般说辞!”
“少爷,切不可讳疾忌医啊!”
“你且放心,老夫这针灸之法,祖宗已传下十八代了,定能治好少爷的脑疾!”
说话之间,他手中银针,已是逼近了朱寿的脑门。
“少爷,你躺稳了!”
“你不要过来啊!啊……卧槽!”
随着杀猪一般的嚎叫,朱寿一下没了声响。
不出片刻,他便顶着满脑袋的银针,脸色苍白、浑浑噩噩的坐在了床头。
他心里懊悔极了。
自己还是太年轻啊!
刚穿越过来,还没弄清情况,开口便要胡说八道,这不纯纯找抽吗?
可很快,他又振作起了精神,看向老头:“老…
…老头子,今年是哪一年?”
一听老头子这种大不敬的称谓,老头一点也不恼,眼中甚至还掠过了一抹欣喜。
看来,大夫针灸的效果不错,咱的大孙子可算正常点了。
“洪武二十四年,怎么了?”
“二十四年啊……”
朱寿随口哦了一声,可突然又是一怔,不可置信的问:“你说是几年?”
老头耐心的回道:“洪武二十四年。”
朱寿心里一沉,不由再问:“李善长可被诛族了?胡惟庸余党,也随着他的死彻底肃清了吧?”
老头双眼顿时射出一抹犀利的芒,一字一句道:
“你说胡惟庸案?”
话音刚落,下人们的身体齐齐一颤!
明明日头正烈,众人的脊背却是一阵发凉,冷汗四冒。
胡惟庸案。
这个字眼,实在太让人心悸了!
老头,正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洪武十五年,皇太孙朱雄煐薨,下葬紫金山陵。
送葬途中,一道惊雷落下,朱雄煐在棺中活了过来,却也因此精神失常,患上了脑疾。
朱元璋本想将他接回宫中,奈何此事天下尽知,于是裁撤随行的太监、御林军共计三千余人,封锁消息。
随后,他将朱雄煐改名朱寿,并秘密安置在应天府郊外,养至如今。
而今日,李善长全家于午门处斩,长达十年的胡惟庸案,终于落下帷幕。
他心忧这个患有脑疾的大孙子,杀完了人,便急冲冲赶了过来。
可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孙子又犯病了!
而且,他竟然提了胡惟庸大案!
要知道,李善长的死,京师上下尚未传开消息。
孙子远离应天府,又是从哪听到的风声?
这事有蹊跷啊!
想到这,朱元璋深深的看了朱寿一眼,问:“寿儿,此事你听谁说的?”
一听爷爷这么说,朱寿心中已有了答案。
他摇了摇头,忙道:“老头子,来不及解释了,赶紧跟我一起收拾东西跑路吧!”
跑路?
跑什么路?
朱元璋一身威严的气势顿时一滞,人都懵了。
管家老方听完也是一阵错愕,忙道:“少爷,为什么要跑路?咱老老实实呆在天子脚下,不好吗?”
朱寿摇头道:“好啥啊!李善长一死,太子朱标很快也要死了!”
“到时候,皇帝朱元璋大开杀戒!”
“现在不跑,难道留下来等死吗?”
轰!
话音落下,朱元璋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啥?
咱的标儿要死了?!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手机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