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出生时,沙丘只是个小山包,沙蛮拢共不到百人。
小小的部落,随时都有可能从偌大的北荒大地上消失。
对部落,对部落中的沙蛮.比如对我而言,最大危险之一,其实是部落之外的野沙蛮。
当然,所谓‘野沙蛮’,仅仅是对我所在的部落而言。
在外人眼里,沙丘部落的沙蛮,也是野沙蛮。
捕猎野沙蛮,就是沙蛮部落一大食物来源。”
小羽环顾一周,见到有人脸上露出鄙夷之色,也有人怜悯地看着她,还有人依旧疑惑不解,不明白她在讲什么。
“如果大秦真的是凭武力一统九州,先皇凭盖世功勋成为千古第一人皇,拥有人道历史上最大的权柄。
那么,将大秦的‘道理’放在沙丘,是不是一旦部落拥有了力量,就可以征服周边小部落,掠夺人口与资源,让沙丘部落发展壮大?”
“难道你们不是这么做的?”冯劫疑惑道。
小羽问道:“大夫是冯丞相之子,对丞相老大人,你敬不敬爱?”
“当然。”冯劫毫不犹豫,说完后又一脸莫名其妙。
小羽叹道:“蛮夷也是人啊,父爱子,子敬父,皆为人之天性。
假如沙丘部落杀了另一个部落的‘冯丞相’,掳走年幼健壮的‘冯大夫’到沙丘部落。
沙丘真的能发展壮大吗?
我出生时,沙丘部落人丁仅有数十。
等我开始改造沙丘部落,我六七岁,沙丘部落依旧只有几十口人。
等三十六国联盟的使者,来到北荒沙丘,沙丘人丁超过五万,可战之兵五千。
五千精兵,皆忠贞勇武,没一个怯战之兵,没一个背主之人。
哪怕他们已经战死,依旧化为阴兵,跟随沙头誓要灭掉天门镇。”
冯劫面色数变,嗄声道:“沙头是怎么做到的?”
“指望他,能做啥?那蠢货对待别部沙蛮,只有一种态度——男的不分老幼,全部屠戮,女的掳回去百般凌辱。
连幼童都不要。
这种人,能在几年时间,让数万沙蛮归心?”
小羽面上有淡淡的傲色。
“拐子山中,数千沙蛮阴兵。见到我之前,对沙头忠心耿耿,可一旦见到我你们都是大贵人,肯定不缺见识。
你们活了一辈子,听说过背叛鬼将的阴兵吗?”
尉缭子眼神钦佩地看着她,道:“西蜀拐子山阴兵之祸,老夫了解全过程。
羽太师只凭一句话,便让数万阴兵背叛鬼将鬼王,转而对你这个活人纳头就拜。”
冯去疾也看过青松道童的“沙蛮羽报告”,知道沙丘王国真正的缔造者,其实就是沙蛮羽。
沙头甚至不是沙丘龙脉选定的“潜龙”。
潜龙是沙头儿子“沙蛋”。
“不到十年时间,让几十人的部落,膨胀到数万人口、数千勇士。整个华夏,也没一个英主,能做到这种程度。羽天师不愧是‘北荒天降圣人’。”右丞相感慨道。
小羽道:“五万人口远不是极限,但凡沙丘再大两圈,能养更多人。
等三十六国使者找上门时,或许能见到一个真正的北荒王国。
流沙域太贫瘠,沙丘太荒凉,底子太差了。”
李斯淡淡道:“羽天师还是直接进入正题吧!”
小羽看着一众大秦重臣,表情奇怪道:“沙头觉得武力,就是用来征服‘敌人’的。
自身的壮大,只能依靠掠夺。幸好那蠢材不够英明神武。”
——而你们的大王嬴政,太过英明神武。
“我做的事,其实就是我刚才对祖龙的定义。
祖龙不是龙脉,不该被朝廷定义为龙脉。
沙丘部落不是征服者,不是战胜者。
沙丘部落不是独属于最初几十个沙蛮,它是北荒所有沙蛮的‘母亲’。
回到母亲的怀抱,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岂会有二心?
沙丘部落成为了沙丘王国,所有人生活更美好了。
而沙丘王国继续存在与发展的目的,也只有一个,保护大家现在拥有的一切,让大家的生活更美好。
他们都看到了,感受到了,能不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忠勇无畏?”
尉缭子眼神震撼地看着她,心中情绪之复杂浓烈,难以用语言描述。
李斯也深受震动,他抿紧嘴唇,看她的目光极为复杂。
冯去疾等秦臣,都不是笨蛋,也都明白了她的意思。
有人心里不太接受她对大秦国策的暗中贬低,却对她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觉悟、如此胸襟,而震惊且后怕。
——当年的“西沙灭蜀”天命,果然是真的!
只要沙蛮羽留在沙丘,西沙蛮族一定能建立一个强大到令西沙域诸国恐惧的大帝国。
可那时她还不到十岁,北荒还如此贫瘠且危险。
一旦让“西沙王国”向南发展,接触到仙武,接触到更加富裕的土地简直不敢想象“西沙”的发展会多么恐怖。
当年青松道童真没夸张,这个羽凤仙,铁定是天生圣人!
小羽看到他们脸上的复杂情绪,也能想到他们在想什么。
但她此时谈到过往,已经没太大的心绪波动。
她现在这样,很好。
她留在沙丘,燃烧自己,奉献沙蛮,对西沙部落是大福。
离开沙丘,对她本人的发展却最为有利。
小羽心中平静,语气也很平静:“刚才冯丞相感慨,说整个华夏,也没有英主能做到沙丘王国那样。
这话我不认同。
无数万年前的上古,甚至太古,神州还不是神州,没有王国,也如同北荒沙丘,大地上分布一个个大小不一部落。
部落之民,也是活过了今天,不晓得有没有明天。
三皇五帝本来都只是部落之主,他们从一个部落的族长,成为天下人拥戴的人皇或大帝,凭的是什么?
‘仁义’绝非一句口号。
你把别人当兄弟姐妹,别人才会把你当兄弟姐妹。
你对待一个人,亲近关爱犹如自己的孩子,他也会将你当成父母。
反之亦然。
若祖龙只将自己定位为‘一条龙脉’,其它潜龙之脉也是‘一条龙脉’。
大家都是一条龙脉,我凭什么服你?
龙脉与龙脉的争斗,便理所当然。
若祖龙不把自己当‘一条龙脉’,而是神州山川地脉之魂。
诞生于某一山脉内的龙脉,便是它的孩子。
祖龙也如同一位仁爱的母亲一样,对待龙脉孩子。
孩子岂会跟母亲斗?”
李斯瞥了她一眼,道:“看来羽天师属于儒学一派。
只是,你的儒家仁爱之道,能感动人,却改变不了现实。
现实是,祖龙已崩,我大秦龙脉死了,没了。
所以那些叛逆才能养出龙脉。
现在你以仁爱之心,对待那些蟒龙,它们不会对你、对大秦,有任何感激。
该下手时,也不会有半点心慈手软。”
本已接受“沙蛮羽乃天生圣人”,又被羽太师这番长篇大论震惊、打动的大秦天师、大秦重臣。
一听说“儒家学派”,仿佛被打了一针“大脑清醒剂”,一下子对羽太师祛魅,脑子恢复“灵光”。
“是呀,仁爱之道可以用来御民,却对改变现实没任何帮助。
对叛逆仁慈,他们不会感恩,只会嘲笑我们懦弱。”
“纵然古之圣贤讲究仁义,仁义也可以收买人心,让部落和国家发展壮大。
可如今大秦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展现仁爱,不会让叛逆放弃称王称霸的野心。”
小羽感慨道:“我的确对儒学有一点研究,可我像个满口仁义道德的腐儒吗?
大牙真君、黄安大仙,他们听了你们对我的评价,一定死不瞑目,集体跳尸。”
“呃,这倒也是。可羽太师为何要用仁爱之心,善待各方叛军的龙脉?”赢子婴疑惑道。
小羽道:“古之圣君,感悟大地之厚重,从而悟到包容宽厚的做人道理。
我不敢自诩圣人,可最近经常帮秦岭龙脉疏通地气,也有了些感悟。
我明白了祖龙母性的本质,从而联想到过去治理沙丘的经历。
并不是我先有仁爱治国的信念,才移情于物,主观认为祖龙也该像圣君一样仁爱天下地脉、龙脉。”
“天下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啊!”她感慨道。
李斯皱眉道:“秦岭祖龙也是龙脉,龙脉就只是龙脉,怎么还母性.哪来的母性?”
“你不是天师,你不懂。”小羽道。
李斯环顾殿内大秦天师,“在你之前,本相见过无数天师,从未听过祖龙母性之说。”
小羽淡淡道:“在祖天师张道陵出世前,世上还没天师道派。
难道没有天师道派,天师的‘道理’便一直不存在?
不是人创造了道理,是人发现、感悟到了早已存在的道理。
世界在变化,人道、仙道都在不断向前发展。
若无创新,一直吃老本,哪来的发展?”
李斯道:“你若创造别的天师道法也就罢了,可龙脉都被研究多少年了?
道祖在研究,大罗金仙也在研究。
先皇更是深入研究。
组织数十金仙,数千真仙,一起研究秦岭祖龙,他们都不如你?”
“那他们可研究出‘天眼辨顺逆’?这也是龙气相关的道术。”小羽道。
李斯表情一滞,卡壳了。
太常樛权道:“可如今大秦祖龙地脉,的确崩了,死了。”
小羽道:“死了只是不活了,不是不能继续履行‘地母’的职责。”
死了只是不活了.这特么不是废话吗?
太常樛权表情扭曲,道:“羽天师,我大秦龙脉崩了,现在就该让逆贼的龙脉也崩掉,大家都一样。”
小羽眼神中满是嫌弃与不耐,“你个蠢货,跟你说了这么多,算是白说了。”
樛权涨红了脸,怒道:“羽天师,公堂之上,注意你的仪态!”
关真人听了许久,此时差不多听出些门道。
他站出来,打圆场道:“太常大人勿怒,羽天师也莫焦躁!
羽天师所讲祖龙地母本性,十分新奇,也非常高明。
别说诸位大人,纵然是吾等天师,也不容易理解。
可你们理解不了,不代表羽天师说的不对。”
李斯问道:“关真人听懂了,也信了?”
关真人道:“秦岭祖龙,是九州人道之气,与九州地脉之气的结合。
它虽诞生在关中,可一旦大秦统一神州,它就是神州的祖龙。
它连接九州地脉,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九州各地的地脉,如同地脉中的人皇。
人皇仁爱子民,则万民归心,国家强盛。
人皇是人,但又不是老百姓,他是百姓的君父。
祖龙也当如人皇,肩负稳定九州地脉,镇压九州地脉中邪煞的责任。
各地的地脉,犹如祖龙的子民,祖龙当守护它们。
掌控祖龙的天师,当有一颗仁爱之心、博大胸怀。
这就是羽天师讲沙丘王国故事的原因。
短短数年时间,沙丘从几十人的小部落,发展成拥兵五千的小王国,主要就是羽天师践行了古之圣君的仁爱之道。
过去我们逆向而行,一直在掘断龙脉,结果如何?
大秦失去天命,祖龙崩了。
大秦一世将亡,对比沙丘的辉煌,诸位大臣还怀疑什么?
按照羽天师的方式去做,起码不会比我们过去做的更糟。”
他终究是天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天师。
真的从羽天师刚才所言中获益匪浅。
尉缭子神情萧瑟,道:“过去我们大概真的做错了。大秦一统天下,靠的不是兵锋之盛,而是仁义。
哎,过去我们都没发现大秦的仁义.或许发现了,但没在意,更在意武功。”
冯劫皱眉道:“老大人这话,让人听不懂。”
尉缭子眼神复杂地看了眼小羽,道:“羽太师,你觉得大秦的仁义是什么?”
小羽道:“一统六国。”
尉缭子眼睛一亮,微微颔首,“可惜,可叹,满朝文武,不如羽太师一人。”
冯劫焦躁道:“老大人,你别和羽太.天师打哑谜。”
尉缭子道:“大秦统一神州之前,中原诸国年年征战,今年你打我,明年我打他。胜了,百姓苦,输了,百姓更苦。
天下万民苦春秋乱世久矣!
大秦横空出世,终结乱世,一统华夏,就是大仁。
大秦的天命,也来自这一大仁。
可惜我们没珍惜。”
终结乱世是大仁,这话很多年前就有人说过。
儒家宗师对嬴政说的。
嬴政也曾对天下人说过。
只是,其中有多少真心,真不好说。
从嬴政之后压榨民力的行为来看,他对这一“大仁”的态度并不严肃。
而羽天师显然很认真,也很严肃,完全当真了。
李斯淡淡道:“羽天师,本相只在乎一件事,你将仁爱之心赋予大秦龙脉,不仅不毁叛逆的龙脉,还保护它们,对大秦有什么好处?
若无好处,我们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