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上门求医
“对!对!”毕鹏飞越听眼睛越亮,兴奋地连连点头,“他肯定没有行医资格证!到时候咱们再去镇上举报他非法行医!让他身败名裂!看他还怎么嚣张!”
马金锋阴冷地笑了起来:“没错!非法行医可是重罪!到时候都不用咱们动手,直接让派出所的人把他抓走!看他爹还能不能像今天这样护着他!”
“妙啊!锋哥!这招太妙了!”毕鹏飞激动得直搓手,仿佛已经看到了毕宇被抓走,被村民唾弃的凄惨下场,心中的怨气顿时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扭曲的快意。
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毫不掩饰的恶毒和兴奋。
夜色下,两个身影凑在一起,低声商议着如何挑选“病人”,如何设计“病情”,如何将这恶毒的计划付诸实施……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几声鸡鸣划破了乡村的宁静。
毕宇刚洗漱完毕,走出屋子,就听到院子里传来父亲毕建国和二叔毕建业的说话声。
“小宇,过来一下。”毕建国看到儿子出来,朝他招了招手。
毕宇走上前,看到二叔毕建业站在一旁,脸上带着几分局促和不好意思,手里还不停地搓着。
“爹,二叔,啥事啊?”毕宇有些疑惑。
毕建国看了毕建业一眼,叹了口气:“还不是你二叔,又来求你了。”
“求我?”毕宇更奇怪了,看向毕建业。
毕建业黝黑的脸上泛起一丝尴尬的红晕,嘿嘿笑了两声,才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
“那个……小宇啊,二叔知道,你现在出息了,认识城里的大老板,见识也广……”
他顿了顿,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这不是……敏敏快开学了嘛,要去镇上的中学念书了。二叔……二叔想着,你能不能……到时候送她去一趟学校?”
“送敏敏去上学?”毕宇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二叔的顾虑。
这个年代,城乡差距明显,农村人进城往往带着一种自卑感。
二叔是怕自己这土里土气的样子,去了镇上给女儿丢人。
看着二叔那小心翼翼又充满期盼的眼神,毕宇不由失笑。
“二叔,你想多了吧?你是她爹,送她上学天经地义,有什么好丢人的?”
“哎呀,话是这么说……”毕建业更加窘迫了,连连摆手。
“可我……我这一身行头,说话又粗声粗气的,怕……怕敏敏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你不一样啊,小宇,你现在穿着也体面,认识的人也多,你去送,敏敏肯定有面子!”
毕宇看着二叔那朴实又带着点小虚荣的担忧,心里有些好笑,也有些理解。
他想了想,点点头:“行,二叔,没问题。到时候开学,我开车送敏敏去镇上报到。”
“哎!那太好了!太好了!”毕建业顿时喜笑颜开,激动地连连道谢。
“谢谢你啊小宇!真是太谢谢你了!二叔……二叔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都是一家人,谢啥。”毕宇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客气。
毕建业千恩万谢,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脸上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他刚想转身离开,却“咦”了一声,指着院子门口,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建国,小宇,你们快看!这……这是咋回事?”
毕宇和毕建国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也是一愣。
只见自家院子的大门外,不知何时已经围上了一群人,黑压压的一片,少说也有十几个,正探头探脑地往院子里张望,脸上都带着一种急切和期盼的神色。
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人手里几乎都提着东西——有挎着一篮子鸡蛋的,有抱着几捆粗粮的,甚至还有人拎着用油纸包好的腊肉或是一只捆着腿脚的老母鸡!
“乡亲们,这是……”毕建国皱着眉头,疑惑地迎上前去。
他话音未落,堵在门口的村民们立刻七嘴八舌地嚷嚷起来,声音里充满了恳求和希冀:
“建国大哥!俺们是来找小宇的!”
“是啊是啊!听说小宇大夫医术高明,连张家婆娘那怪病都治好了!”
“小宇大夫!俺这老寒腿疼了好几年了,你给俺瞧瞧吧!”
“俺家娃子最近老是咳嗽,吃药也不见好,求小宇给看看!”
“小宇,这点鸡蛋你拿着,不算啥诊费,就是一点心意!”
一时间,各种请求和带着乡土气息的“礼物”涌到了毕宇面前。
原来,昨天张家婆娘被治好的消息,经过一夜的发酵,已经在整个黄岗村传开了!
这些饱受病痛折磨或者担心家人健康的村民们,纷纷将毕宇视作了新的希望,一大早就带着礼物上门求医来了!
面对着他们淳朴却期待的面孔,还有那些散发着泥土气息的“诊费”,毕宇只觉得哭笑不得。
“我哪儿是什么神医啊!我就是眼睛比别人看得穿一点罢了!真要论治病救人,我连个赤脚医生都不如呢!“
他摆摆手继续说道。
“乡亲们,大家伙儿太抬举我了!我真不是什么大夫!昨天张家婶子那事儿,纯粹是赶巧了,运气。”
这话落在村民耳朵里,却只当是毕宇谦虚。
“小宇,你就别瞒着了!张家婆娘自己都说了,是你一眼就看出了她的毛病根子,几句话就给她治利索了!”
一个平日里跟毕建国关系不错的壮汉高声嚷嚷着,他怀里还抱着一只咯咯叫的老母鸡。
“咱都是一个村的,你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还能看着大伙儿受罪不成?帮帮忙嘛!”
“是啊是啊!小宇你现在出息了,可不能忘了本呐!”
“建国大哥,你最有福气了,生了这么个好儿子。”
“你快替俺们说说情,让小宇给俺们搭把手吧!”
几个跟毕建国交情深厚的老伙计也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劝着。
他们眼神里满是信任和恳求,顺带把毕宇夸得天花乱坠。
毕建国被乡亲们簇拥在中间,听着对儿子的赞誉,心里头又是骄傲又是为难。
他知道毕宇可能不太想帮村民们治病,可眼下这阵仗,拒绝的话又实在说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