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章 相看

蒋文芳没想到沈清梨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她若有所思:“你说的倒也没错。书我就不用钱了,原本就在家里也没什么用,大哥早就不用了。”

说是这么说,沈清梨还是掏出两毛钱塞给蒋文芳:“谢谢,我去了乡下会努力的,文芳同志,你也要努力。”

沈清梨笑着道。

听她这么说,蒋文芳心里莫名多了些离别的愁绪,却还是嘀咕着应下:“知道了,我才不会停滞不前。”

沈清梨把书放在空间里,这才回了家。

她还不知道杨晓红给她介绍对象的事,直到晚上,杨晓红特意和沈娇娇借了身衣裳拿给她。

“明天跟我去别人家做客,把这身衣服换上,别丢我们沈家的人。”

杨晓红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

处长的儿子呢!

大儿子可是说了,沈清梨要是嫁过去,以后王处长没准能提携他!

“什么客人?”

听到沈清梨疑惑的语气,杨晓红心里咯噔一声,转而想到沈清梨抽顾建平时的样子。

小女儿自从跳河以后,就变了个人,不好拿捏了。

她含糊道:“你这不是要下乡,你爸托人找关系,看能不能让人家以后多照顾你下。总之,明天跟着我去就是了。”

沈清梨神色古怪。

原身从来都是家里的小透明,杨晓红有什么好事从来想不到她。

这次,居然为了插队下乡特意请人吃饭?

她心里疑惑,但也没多问,只是也没要杨晓红递过来的衣服。

“不用了,我穿自己的就行。”

沈清梨不习惯用沈娇娇的东西。

哪怕沈娇娇的衣服更鲜亮。

杨晓红原本还要再说些什么,可抬头一看,沈清梨哪怕穿着陈旧的衬衫,眉眼微抬时,不经意流露的神采也依旧熠熠生辉。

她顿了下,眉头微皱。

哪怕再不愿意承认,她也清楚,小女儿的这张脸已经足够漂亮。

漂亮得……简直不像她能生出来的。

杨晓红没再勉强,只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沈清梨早点睡,别耽搁明天的事。

隔天,杨晓红特意收拾了一番,才带着沈清梨去了国营饭店。

等了好一会,王处长还没露面,杨晓红有些心焦,有些紧张地攥着手。

为了她下乡的事,杨晓红这么急?

沈清梨眯了眯眼。

她打量了一番,语气平静地问:“妈,你要让我见什么人?”

“就是一个领导。你别多问,我还能害了你不成?”杨晓红语气不耐烦。

沈清梨却二话不说,拔腿就走,杨晓红脸色一变:“死丫头,你要去哪?!”

“不说清楚见的人是谁,这顿饭就不用吃了。”沈清梨冷下脸。

杨晓红没想到小女儿这么敏锐,拔高声音骂道:“都说了是为了你下乡的事,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北大荒鸟不拉屎的,妈让你和王处长的儿子相看,也是为了给你下乡通通路子!”

相看?

沈清梨一瞬间捕捉到她话中的重点,冷笑道:“是通路子还是卖闺女?我有没有说过不要插手我的事!”

“你——”

杨晓红刚要破口大骂,却见穿着中山装的男人带着个憨憨傻傻,流着口水的胖孩朝她走来。

“是杨同志和沈家的小闺女吧?”

男人的目光落在沈清梨身上,黑眸微闪,眼中的经验和审视一闪即逝。

杨晓红脸色倏然一变,连忙拉着沈清梨坐下,又扯出一抹笑:“是,王处长,这就是我家小闺女沈清梨。今年十八,和小鸣差不多大。”

“倒是长得鲜活靓丽。”

杨晓红见王处长露出笑容,忙接过话:“我这小闺女能吃苦,也听话,就是年纪太小了,刚好下乡了等两年。”

王处长心里挺满意,这小姑娘听说很能吃苦,长得也够漂亮,儿子智力有问题,娶一个本分听话又能干的就不错。

至于沈清梨的想法……

父母之命,更何况王家也不是谁都能得罪的,她就算不愿意也得愿意!

“小鸣,愿不愿意和她做朋友?”王处长看向身边的儿子。

王鸣哈喇子躺了一地,傻呵呵地拍手:“要!仙女!好看!”

王处长这才看向沈清梨,笑眯眯道:“清梨,小鸣和你年纪相当,你这个年纪就该结交些朋友。以后哪怕下乡之后,也可以和小鸣多有往来……”

“不必了。”沈清梨打断他的话,淡淡道,“王处长,我已经申请下乡,接下来会留在乡下建设祖国,交友也好,相看也好,都不必了!”

沈清梨话音一落,王处长和杨晓红的脸色都变了。

“清梨,你寻思啥呢?你和王公子成了,王处长还能不管你?北大荒啥地界,你心里没数吗?”

杨晓红急忙对沈清梨使了个眼色,又和王处长打圆场:“王处长,我这闺女寻思自己要去北大荒插队,怕自个耽误别人,您可别往心里去。”

王处长也恢复了笑容。

儿子有缺陷,要是能找个懂事能干的儿媳妇当然更好。

他看着沈清梨,意味深长道:“下乡是苦,这几年一时半会不好回来,但以后的事谁也说不清楚。你和小鸣年纪小,先定下来交几年朋友,等过几年自然有办法转圜。你放心,你下乡以后,你哥哥我也会多多照顾。”

女人嘛,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娘家,哪里有什么愿不愿意。

杨晓红闻言,眼睛一亮,心跳快要蹦出嗓子眼了。

这可不是暗示,这已经是明示了!

只要沈清梨应下,大儿子的大好前程就在眼前……

“还不快谢谢王处长?难不成你真想在北大荒待一辈子?!”

杨晓红对着沈清梨挤眉弄眼。

沈清梨却抬眸:“去北大荒插队下乡是国家的政策,响应国家政策是我们的义务。更何况,如果都不去,难不成任由北大荒大好土地荒废?!”

沈清梨瞥向王处长,淡淡道:“我不需要别人救我于水火,去北大荒是我自己的选择。王处长,您是国家干部,更应该率先遵从国家政策!”

沈清梨并不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但她曾经身处最好的时代,几十年后,大部分人都可以安居乐业,吃饱穿暖。

而这一切,正是因为几十年前时代洪流下无数人投身于国家建设之中。

北大荒是国家的粮仓,未来的多年后,那里民富物丰,粮草肥美,而她正身处于滚滚洪流之下,朝着几十年后的盛世飞奔而去。

她清楚这滚滚洪流意味着什么,自然不会拒绝。

沈清梨的话掷地有声,不远处的霍京泽看到这一幕,玩味地勾了勾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