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章 为了个丫鬟动怒

铁衣也听不清二人到底说什么,只从举止判断,徐侍郎对荷香当真是不一般,神态也极为关切,随后便雇了辆马车带着荷香姑娘和秋兰姑娘去了城中一处偏院。

得亏铁衣脚程快,尚能跟得上马车,若是寻常人早就被甩了八里地。

偏院里,罗小娘正在缝制衣袍,听到女儿的声音,针尖差点扎在拇指上。

她欣喜的放下针线,起身去迎时,看到了女儿身边身长如玉的青袍青年。

罗小娘很快反应过来,“大公子怎么也来了?”

卿欢见了娘亲,满眼欢喜,小跑过去挽着小娘的胳膊。

“我在路上遇到了兄长,便一起来了,娘,我给你买了好多东西,你最近身体怎么样?可还咳嗽,夜里睡的安稳吗?”

罗小娘不想她担心,无论什么问题都说好。

徐知序四处打量,这处宅院是徐家私宅,平日基本不会有人住在此处,他不清楚母亲有何打算,将盘盘母女从那么远的地方接过来。

按照母亲的脾性,不会做出这种决定。

“大公子,奴婢给您沏茶。”

翠儿羞红着脸,这位皇城有名气的探花郎,清俊端方的君子,成婚多年,家中也只有一位正妻,连个通房都没有。

皇城多少双眼睛盯着,哪怕入府给他做个妾,都有的是人愿意。

徐知序不置可否,跟在徐卿欢身后,清润的眸子含着笑意看着她将包裹里的东西取出来,拿了两件夏衫在罗小娘身上比划。

“小娘都瘦了……”卿欢咬唇,眼底漫上水汽,她背过身抹掉,转过来又换上了笑容。

徐知序眸光微变,指腹不由得搓了搓。

他起身出门,唤了翠儿,从钱袋里取出几块银子递过去,“以后每日添几道菜,荤素搭配,明日我会差人过来照料罗小娘,母亲问起来只说是我的意思。”

翠儿犹豫不决,“大公子,夫人说二姑娘和姨娘在儋州日子清苦,加上二姑娘也到了说亲的年纪,这才接到京都,可您这样说就是让人以为夫人故意苛待罗姨娘了。”

“怎么,如今我说话倒是不管用了?叫你一个奴婢说教起来了。”徐知序不怒自威。

翠儿吓得赶紧接过银子,一径颔首,“奴婢不敢。”

只是夫人若是知道少不了又要罚她,真是晦气,罗小娘怎还不赶紧病死。

徐卿欢听到外间动静,心不在焉的将买的蜜饯拿给了娘亲,时辰过得很快,转眼到了暮色四合,她不得不离开。

“过段时日我会再来的,小娘别担心,我在嫡姐身边一切都好。”

她重新戴上布巾,等寻机在脸上涂上胎记,再回到国公府。

罗小娘叹口气,没有细问,也明白女儿哪怕过得不好也会瞒着不多说半个字。

“你并未住在府上,如今在哪里?”刚出门,徐知序轻声询问。

徐卿欢脚步顿住,揪着衣袖,深思熟虑后编造出个看得过去的说法。

“在嫡姐身边跟着赵嬷嬷学点东西,也是为了以后出嫁做准备,母亲担心我在儋州久了,不了解京都的规矩。”

“是吗?”

徐知序这般问,温润的目光几乎要洞察她的内心,看破她到底有没有在说谎,穿着粗布衣裙,脂粉不施,浑身素的根本不像个侯府小姐,若真是跟在灵君身边学规矩,那灵君就该好好待这个妹妹。

她心跳如擂鼓凌乱,“正是,对了,嫂嫂一切可好,上次你去儋州给我带了她备的几件袄裙,我来了京都都未曾同她道谢。”

徐知序却并不想深入聊这个话题,只淡淡应道,“尚好,你这就回去了?我送你。”

“不……”

徐卿欢的神态落入他眼里,徐知序便不再执着,让马夫送她们回去。

这事儿早在半个时辰前就传到了曹氏耳朵里,曹氏当即拂落了桌上的茶盏。

“贱婢,居然起了这个打算,灵君大意了,徐嬷嬷,去库房取出那只百年老参,我要去趟国公府。”

平白无故断然不能去国公府,但曹氏耽搁不得,加上之前灵君送信的事闹过风波,她要亲自去走一趟。

——

铁衣赶回了都督府,将这件事汇报给了主子。

“卑职亲眼看到……呃,徐侍郎送荷香姑娘去了城中的院落,那宅子正是徐府的私宅。”

他如何能想到荷香姑娘看着寡言少语,入府月余,只见过一次,居然跟徐家牵扯上了关系。

徐侍郎家中已经娶了刑部尚书的女儿,这是要在外养外室啊。

再看主子,一脸阴寒,浓眉紧皱,修长手指紧紧捏着狼毫。

笔墨都滴落在了文书上,也没察觉。

“爷,眼见未必为实,夫人的兄长本就是乐善好施,许是见着荷香姑娘有难才出手帮助。”

铁衣越说越小声,自己都不信了,但也觉得奇怪,世子爷怎么会为了个丫鬟动怒。

是觉得荷香姑娘辱没了国公府的风气?

戚修凛却并非生气,而是另有思索,荷香一个小奴婢,被徐灵君买到府上做侍婢,却没有做粗使杂活,反而日日在房内不出门。

细想他在漪澜院的几次,早膳从未见过她。

如今荷香又与徐知序有了首尾……

他眼底愈发的幽沉,淬了寒冰一般,任何人也休想在他眼皮子底下拿捏国公府。

若徐灵君生了异心,他照样容不得。

此时的国公府内,曹氏先将那根百年老参送给了太夫人,又与戚夫人话家常。

“早前就想来探望一下太夫人,如今贤婿回来,咱们两家多走动,待来日灵君有了身孕,这府上也便更热闹了。”

还没影的事,经曹氏一说,立时缓解了她贸然拜访的尴尬。

戚夫人让人沏了上好的茶水招待,“这是自然。”

当日相看徐灵君,便是因为她有旺夫旺子的相貌,加上才情学识在皇城卓然,才会着急的想在儿子出征前将人娶回来。

太夫人已是耄耋之年,不能久坐,没多大会便被人搀扶回了内室休息。

眼见着天色渐晚,曹氏便起身同戚夫人言说,“灵君虽双十有余,有时还是孩子心性,若犯了错亲家亦是母亲,怎么罚都可。”

“她乖巧懂事,这几年帮着我操持家事也着实辛苦,亲家便去看看她,与她说会儿话。”

曹氏便领着嬷嬷去了漪澜院。

徐灵君已经听到赵嬷嬷说了母亲来国公府,此刻已然焦灼的来回踱步,听到脚步声,立时回头。

赵嬷嬷与徐嬷嬷两人候在门口。

“母亲,萧家到底怎么样了,您这边到底什么时候能杀了萧凌?”

曹氏板着脸。

“张嘴闭嘴就是杀人,我教的那些规矩礼仪都学到哪里了,真要杀了萧凌是那么容易的事?这事你不用着急,娘已经着手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