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国际纷争(1)

回到燕京后的一周,林暮秋发现自己的生活再次发生了变化。天机局增强了对他的保护措施——校园内总有一两名不起眼的人员远远跟随;他的宿舍被安装了隐蔽的安全系统;甚至他的通讯设备也被升级,加入了额外的加密功能。

与此同时,他的训练计划变得更加密集和实用。苏雨晴不再仅仅关注基础技能,开始教他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应用能力,如何识别和应对潜在威胁,甚至包括一些基本的实战技巧。

“阳洛事件表明,你已经不再是个局外人,”训练中苏雨晴解释道,“日升研究会已经知道你的存在,其他国际组织可能也会注意到。你需要学会保护自己。”

十月下旬的一个周六,林暮秋被召唤到天机局总部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会议室里,除了陈总工程师和苏雨晴,还有几位他不认识的高级官员,以及一位衣着考究的中年男子,被介绍为理外部的李参赞。

“感谢各位在百忙中抽空参加这次会议,”陈总工程师开门见山,“最近发生了几起与源力遗迹相关的国际事件,需要我们共同商议应对策略。”

他激活了会议桌中央的投影系统,显示出几处考古现场的图像。

“首先是阳洛事件的后续。日升研究会已经向国际考古联合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要求成立联合研究组调查汉代天文装置的功能。他们特别强调了装置的不稳定性,暗示需要国际专家共同研究以确保安全。”

李参赞补充道:“这是一个典型的外交手段,试图获取我国境内遗迹的研究权限。虽然我们支持学术交流,但必须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进行。”

“其次,”陈总工程师继续说,切换到另一组图片,“鹰盟的阿尔戈斯计划在及埃发现了一处与我国龙脉图上标记一致的遗址。初步判断是古代全球能量网络的重要节点之一。”

图片显示了及埃沙漠中的一处挖掘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理一个巨大的石制构造,形状类似一个六边形星盘。

“更值得注意的是,”陈总工程师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我们的情报显示,收割者组织可能已经渗透进了阿尔戈斯计划的及埃团队。”

林暮秋听到这个名字,想起了之前的简报。“收割者”是一个神秘的跨国组织,相信现代文明已经腐朽,试图利用古代源力技术“重启”人类文明。

“这导致了一个复杂的局面,”陈总工程师解释,“我们既要防止鹰盟独占这处遗址的研究成果,又要确保收割者不会获取危险技术。”

李参赞思考了一会儿:“看来我们需要一个两手策略。一方面通过外交渠道争取参与权,一方面做好技术准备,以防需要。。。非常规手段干预。”

陈总工程师同意地点点头,然后转向最后一组图片——一个看似普通的考古现场,位于海清湖畔。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在海清湖发现了新线索,可能与传说中的泉龙有关。根据古籍记载,泉龙是一处能够产生纯净源力的圣地,古人用它来制造最高等级的源力装置。”

这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如果确认存在,这将是近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问题是,”陈总工程师继续说,“我们不是唯一注意到这条线索的人。鹰盟、北熊联邦和日升研究会都表现出了兴趣。考虑到海清地区的地缘政治敏感性,这可能发展成一场多国角力。”

陈总工程师转向林暮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你参加这次会议。考虑到你在阳洛的表现,以及你与古代源力装置的特殊共鸣能力,我们希望你参与海清湖的调查任务。”

林暮秋惊讶地看着陈总工程师:“我?但我的经验还很有限。。。”

“正是你的新鲜视角可能带来突破,”陈总工程师回答,“此外,你的能力类型非常适合探索未知遗迹。当然,你会有经验丰富的团队支持。”

苏雨晴补充道:“我将全程陪同,确保你的安全。同时,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林暮秋思考了一会儿。参与这样的国际性任务既令人兴奋又充满挑战。他了解到的越多,就越意识到源力遗迹对全球安全的潜在影响。如果他能帮助确保这些古代技术不被滥用,这似乎是他的责任。

“我愿意参加,”他最终说道,“什么时候出发?”

“三天后,”陈总工程师回答,“准备时间不多,你需要立即开始特训。苏雨晴会负责这部分。”

会议结束后,一位安全官员将林暮秋带到一个专门的装备室。这里存放着各种特殊设备,从源力探测器到防护服,再到紧急通讯装置。

“你需要熟悉这些装备,”安全官员解释道,“在实地任务中,正确的工具可能是生死攸关的。”

同时,苏雨晴和陈总工程师留在会议室进行进一步讨论。

“您确定要派他去海清吗?”苏雨晴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虽然他进步很快,但国际任务的复杂性。。。”

“正是因为任务的复杂性,我们才需要他的能力,”陈总工程师回答,“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尽快了解真实的国际格局。书本知识和训练模拟永远比不上实战经验。”

苏雨晴点头,但表情仍有保留:“我会确保他的安全。不过,有一件事我们需要考虑——自从阳洛事件后,他的能力似乎在加速增长。最新的测试显示,他的源力敏感度比两个月前提高了近40%。”

陈总工程师皱起眉头:“这种增长速度不寻常。可能与断横山脉的符号激活有关。继续监测,如果有任何异常,立即向我报告。”

三天的特训如飓风般袭来。林暮秋几乎没有时间思考,全身心投入到密集的准备中——学习海清地区的地理和历史、熟悉各种装备的使用、练习在极端条件下的源力控制,甚至包括一些应急医疗知识。

在最后一天的训练结束时,苏雨晴带他去了一个他从未见过的区域——天机局的档案馆深处。这里储存着最机密的资料,普通成员甚至不知道其存在。

“你即将参与的任务涉及泉龙,”苏雨晴解释道,同时输入复杂的安全代码打开一个特殊保险柜,“你需要了解一些背景资料。”

她取出一本看似古老的手稿和几份现代文件。手稿表面覆盖着奇特的符文,纸张已经泛黄,但保存状态出奇地好。

“这是唐代一位道士的手稿,记录了他对泉龙的寻找经历。他声称找到了它,但因担心其力量被滥用,只留下了模糊的线索。”苏雨晴小心翼翼地翻开手稿,“近年来,我们根据多处遗迹的交叉信息,推测泉龙可能位于海清湖附近的某个地下空间。”

林暮秋仔细阅读手稿,发现那些看似艰深的符文在他眼中变得异常清晰,仿佛直接传递着意义。这种现象最近越来越明显——古代文字对他来说不再是死板的符号,而是充满活力的信息载体。

“这里提到泉龙不仅是产生纯净源力的地方,还是古代源力技术的知识库,”林暮秋指着一段文字说,“作者暗示那里保存着天工之书,记录了最高级的源力技术。”

苏雨晴点头:“正是这种可能性让各国如此关注。如果泉龙真的存在,谁控制了它,谁就可能在源力技术上领先一步。”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严肃:“不过,历史上有太多寻找泉龙的人最终一无所获,或者遭遇不测。无论它是什么,都带有某种。。。防御机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