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一次任务(2)
飞行约一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洛阳机场。一辆无标识的黑色面包车已经在等待,将他们直接送往考古现场。
夜色中的工地被临时照明灯照亮,周围设立了警戒线,几名穿着制服的安保人员把守入口。看到他们的车辆靠近,一位穿着考古工作服的中年人快步迎上前来。
“李研究员,”苏雨晴向他点头示意,“情况如何?”
“目前现场已基本清理完毕,”李研究员低声回答,不时警惕地环顾四周,“但我们有些麻烦。半小时前,有几名东洋国考古学家到达,声称有官方邀请函参与联合考察。当地文物部门确认了他们的证件,无法阻拦。”
苏雨晴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他们现在在哪里?”
“已经下到地下建筑群了,说是进行初步记录工作。”
“石井在其中吗?”
李研究员点头:“是的,他是小组负责人。”
苏雨晴迅速做出决定:“我们立即下去。郑博士,请在地面协调,保持通讯畅通。”
她转向林暮秋:“记住,保持冷静,尽量不要直接展示你的能力,除非绝对必要。跟紧我,不要单独行动。”
林暮秋郑重点头,感到心跳加速。他们快步穿过工地,来到一个临时搭建的电梯前。这电梯通往地下约二十米处的古代建筑群。
随着电梯下降,林暮秋开始感受到一种熟悉的能量波动,比他之前经历过的任何遗址都要强烈。这种感觉既令人兴奋又有些不安,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在召唤他。
电梯门开启,他们步入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这里原本可能是某种仪式厅堂,现在已被现代支撑结构加固。大厅中央是一个精致的金属构造,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天文仪器,由多层旋转环组成,中心悬挂着一个发暗的水晶球体。
在装置周围,几名身着深蓝色工作服的人正在小心翼翼地记录和测量。看到苏雨晴和林暮秋进来,他们停下工作,为首的一位中年男子向前走来。
“苏女士,”他用流利但带着明显口音的炎夏语言说道,“真巧。我是石井隆一,日升研究会东亚文物研究部门主任。”
石井看起来约四十岁出头,身材中等,戴着一副细框眼镜,举止彬彬有礼,但眼神却透着一种难以捉摸的锐利。他的目光在林暮秋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评估这个年轻人。
“石井先生,”苏雨晴保持着专业的语气,“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我记得上次是在埃及的那处遗址?”
“是的,可惜那次我们的合作被。。。意外中断了。”石井微笑道,字里行间透着某种未说出口的历史。
他转向林暮秋:“这位是?”
“林暮秋,我的助手,考古系学生,”苏雨晴简单介绍,显然不想多说,“你们的研究有什么发现吗?”
石井做了个邀请的手势:“不如一起看看吧。这个装置非常独特,可能是汉代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之一。有趣的是,它似乎不仅用于观测,还有某种。。。能量调控功能。”
他们走向中央装置。靠近后,林暮秋感受到更强烈的能量波动,几乎让他头晕目眩。装置表面的符号在他眼中似乎微微发光,传递着复杂的信息。
“这是一个能量集中器,”林暮秋不自觉地低语,然后意识到自己说出了声,连忙补充,“呃,根据形状和构造来推测的。”
石井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非常准确的直觉,林同学。我们的初步分析也是如此。这个装置似乎能够收集某种自然能量,可能与地磁场或天体辐射有关。”
苏雨晴警惕地观察着石井和他的团队,确保他们没有对装置进行不当干预。同时,她轻轻地在通讯器中说了什么,可能是向地面团队报告情况。
林暮秋集中注意力,试图更深入地感知装置的功能。随着他的专注,那些符号开始在他脑海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图景:这个装置确实是一个能量收集器,但不仅仅是被动收集。它能够通过调整内部环的位置,主动引导龙脉能量沿特定路径流动,可能用于预测天象变化,也可能用于影响区域气候。
就在这时,石井的一名助手不小心碰到了装置的一个小零件,发出一声清脆的金属声。突然,整个装置轻微震动,中央水晶球开始发出微弱的蓝光。
“它在激活!”石井惊呼,语气中混合着兴奋和警惕。
林暮秋感到一股强烈的能量潮汐从装置扩散开来,环绕整个空间。同时,他注意到环形结构开始缓慢转动,但运动方式似乎不协调,像是机器出现了故障。
“这不对,”他低声对苏雨晴说,“能量流动不平衡,可能会造成不稳定。”
苏雨晴立即行动起来:“所有人后退!装置可能不稳定!”
石井也意识到了危险,命令他的团队撤离。但他自己却留在原地,似乎被这一景象深深吸引。
“石井先生,危险!”苏雨晴喊道。
但石井已经拿出一个小型设备,开始对装置进行扫描和记录。“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说,“我们必须记录激活过程。”
与此同时,装置的光芒越来越强,金属环的旋转也越来越快。林暮秋感到空气中的能量已经达到危险水平,随时可能失控。
“我们必须稳定它,”他对苏雨晴说,“否则能量外泄可能导致整个地下建筑坍塌。”
苏雨晴犹豫了一瞬:“你有把握吗?”
“我。。。不确定,但我能感觉到它的运行模式。”林暮秋诚实地回答。
在危机时刻,苏雨晴做出了决定:“试试看,但一有危险立即撤离。”
林暮秋深吸一口气,慢慢接近装置。他能感受到能量流动的紊乱,就像一条失控的河流。根据直觉,他伸出双手,悬停在装置的两侧,闭上眼睛,专注于感知能量流动的模式。
他开始引导自己体内的能量,形成一种与装置相协调的振动。就像用一个音叉校准另一个音叉,他试图帮助装置恢复正常的能量流动节奏。
石井惊讶地看着这一幕,似乎立即理解了林暮秋正在做什么。“他是个源士,”他低声说,眼中闪烁着惊异和某种计算的光芒。
装置的震动逐渐平稳,中央水晶球的光芒也变得柔和而稳定。金属环的旋转速度降低,最终形成一种和谐的模式。整个空间的能量场重新平衡,危机暂时解除。
林暮秋睁开眼睛,感到一阵虚弱。他本能地向后退了几步,苏雨晴立即上前扶住他。
“干得好,”她低声说,同时警惕地看向石井,“不过现在他们知道你的能力了。”
石井隆一走上前来,表情复杂:“非常令人印象深刻,林同学。你是个天赋异禀的源士。”他停顿了一下,“天机局真是慧眼识珠。”
苏雨晴站在林暮秋前面,保持警惕:“石井先生,这个装置显然具有高度危险性。按照国际协议,我们需要立即封锁现场,进行专业评估。”
石井似乎权衡了一下选项,然后点点头:“当然,安全第一。不过,我希望日升研究会能继续参与后续研究。毕竟,我们的专业知识可能有所帮助。”
“这将由相关部门决定,”苏雨晴diplomatically地回答,“现在,我们需要疏散所有人员。”
在随后的混乱中,考古现场被完全封锁,专业人员进入进行风险评估。林暮秋和苏雨晴被带到一个临时指挥中心,向陈局长报告情况。
“装置已经被稳定,但仍处于半激活状态,”苏雨晴汇报道,“初步判断是汉代用于引导和调节区域能量流动的装置,可能与农业生产和气候调节有关。”
陈局长通过视频连线点点头:“石井的反应如何?”
“他已经识别出林暮秋的源士身份,”苏雨晴神色严肃,“这可能会使林暮秋成为他们关注的目标。”
林暮秋感到一阵不安:“我是不是搞砸了?应该更谨慎一些的。”
“你救了所有人,”苏雨晴少见地给了他一个安慰的眼神,“在危机时刻,你做了正确的选择。至于石井。。。我们本来就预料到会与他们有所交集。”
陈局长思考了一会儿:“此事后续由专业小组接手。苏雨晴,你和林暮秋明天返回燕京。林暮秋在公开场合的安全级别需要提升,我会安排必要的保护措施。”
在返回临时住所的路上,林暮秋仍在思考白天的事件。他不仅对古代装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第一次直接利用自己的能力解决了实际危机。尽管疲惫,但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苏雨晴,”他突然问道,“你见过的最古老、最强大的源力装置是什么?”
苏雨晴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决定是否回答这个问题。最终她说:“在喜马拉雅山脉深处,有一个被称为天宫的遗址。据说那里保存着前文明留下的最完整技术体系,能够影响整个地球的能量流动。”
“天机局找到它了吗?”
“只有一些线索和传说,”她回答,眼神透露出罕见的向往,“找到天宫是许多源士的梦想,但也可能只是个美丽的神话。”
那天晚上,林暮秋躺在床上,难以入睡。他回想着装置激活时的感觉,那种与古老能量共鸣的深层连接。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已经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不仅仅是在研究历史,他正在成为一个更大故事的一部分。
而在远处的某个酒店房间,石井隆一正在向日升研究会总部报告今天的发现,特别强调了那个年轻源士展现出的非凡天赋。在他的计划中,林暮秋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变量。